轩竹生物(02575)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,上市首日开盘报29.46港元,较发行价11.6港元大幅高开153.97%。截至收盘,该股报26.3港元,上涨126.72%,总市值达到136.2亿港元。
10月17日,公司股价一度涨超16%,最高报33.96港元/股,较发行价上涨192.76%。

根据配发结果,该公司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共获得约4908倍超额认购,接获近37.6万份有效申请。由于认购倍数极高,公开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673.35万股,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约10%。
申购一手中签率仅为1%,37万散户认购中仅1.3万人抽中。国际配售部分同样获得超额认购,倍数约为10.15倍。
轩竹生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内地生物制药公司,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、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领域的药物研发。
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KBP-3571(安奈拉唑钠)、XZP-3287和XZP-3621。其中,KBP-3571是中国内地首款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,已于2023年6月获得NDA批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,并在同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。
然而,《财中社》注意到,轩竹生物尚未实现盈利。数据显示,2022-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,公司净亏损分别为5.12亿元、3.01亿元、5.56亿元和1.11亿元,累计亏损超14.8亿元。关于公司IPO事宜,请参阅《财中社》此前的文章:《累亏超9亿、股东退出,无钱可投的轩竹生物赴港IPO》。
轩竹生物系四环医药(00460)旗下公司,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四环医药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合计持有轩竹生物约56.47%的股份。
根据四环医药2025年中报,公司实现收入11.5亿元,净利润0.66亿元,同比扭亏。其中医美业务实现收入5.9亿元。在轩竹生物上市同日,四环医药股价报收1.53港元,下跌1.92%,10月17日继续下跌。
轩竹生物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7.01亿港元,根据公司规划,其中45%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究及开发,20%用于增强商业化及市场营销能力,14%用于关键产品研发,11%用于其他候选药物研发,剩余10%用于营运资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