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英国很开心:战机生产线有救了
能让英国人如此喜形于色,可见这个军火大单的“含金量”不低。
按照英方说法,对土出口这批战机,不仅能保住本土2万个工作岗位,更直接挽救了位于兰开夏郡的沃顿工厂“台风”生产线。
外媒称,由于海外订单匮乏,该生产线已于今年7月停产。
沃顿工厂作为英国唯一的战斗机总装基地,一旦彻底关门,或致数千航空技术人才流失,从而重创英国军工业。
“台风”战斗机。图/阿根廷“航空在线”网站据美国《航空家》网站介绍,“台风”是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机,因此又被称作欧洲战斗机。
自2003年投入使用以来,不同批次及型号的“台风”战机已陆续生产了600余架,目前仍是欧洲和中东多国空军的主力战机。
02
土方“小算盘”:引入先进航空技术
值得注意的是,此番土耳其仅向英国订购了20架“台风”,而这些战机的市价不超过30亿美元。
那么,土方“多掏”的80亿美元又花在哪里呢?
外媒称,除了20架战机,土耳其还计划采购大量“流星”和“阿斯拉姆”空空导弹,以及用于对地、对海发射精确制导弹药的机载瞄准吊舱。
此外,英方要担负培训土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任务,并向土方转让部分技术,使之具备在本国升级“台风”航电设备和深度维护战机的能力。
还有消息称,多家土耳其防务企业后续会参与“台风”制造流程,英方承诺其任务量占比将逐渐升至45%。
所以有说法认为,土耳其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表面看在买飞机,真正盯上的其实是欧洲先进的军用航空技术。
03
深层次原因:对手施压+大国雄心
世界银行数据显示,2025年土耳其国防预算约260亿美元。该国下决心拿出超四成军费采购“台风”,除了引进技术,还有哪些深层次考量呢?
第一,是来自地区竞争对手的军事压力。
路透社称,由于复杂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利益冲突,土耳其有两大地区竞争对手:以色列和希腊。
特别是以色列,其近来仰仗F-35、F-15等美制先进战机,对伊朗、黎巴嫩、叙利亚、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发动空袭,让土耳其倍感“压力山大”。
而军力原本弱于土耳其的希腊,也计划2027年列装F-35,这无疑更令土方担忧,促使其加快推进空军装备现代化。
第二,则是土耳其的大国雄心使然。
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称,拥有40万兵力的土耳其军队,被认为是北约内部仅次于美军的第二大武装力量。
美智库报告称,依托这张王牌,2011年“阿拉伯之春”以来,土耳其不断“试图确立地区霸权”。
外媒指出,为支撑这一战略愿景,土方先是寻求引进美制F-35,受挫后又启动国产五代机自研项目,其重现昔日荣光的大国情结可谓始终如一。
04
多方博弈:北约内部矛盾凸显
或许因为牵涉面太广,这则军购消息公布后,迅即引发多方关注。
据“今日土耳其”网站报道,以色列前总理拉皮德警告本国高层,土耳其购买欧洲战机“目标是在空军力量上与以方匹敌,这是个危险的趋势。”
美国《国家利益》双月刊称,早在2019年,美方就将土耳其从F-35项目中踢出,以报复该国购买俄罗斯S-400防空系统。
时过境迁,尽管美土关系有所缓和,但外媒认为,土耳其重新获得F-35的努力或再遭挫败。
主要原因就在于,美国和以色列都不想“中东地区只有以军装备F-35”的垄断局面被打破。
土耳其对此心知肚明,于是一边放软身段、降低要求,与美商谈购买40架F-16升级版战机,另一边又转向欧洲,迅速签下“台风”订单。
外媒还披露,德国原本也反对这笔军火交易,但看到土方在加沙问题的立场后,转而“开了绿灯”。
有分析称,这桩军火交易传递出重要信号,不仅表明土耳其和欧洲正努力摆脱“美国拐棍”,携手增强国防自主能力,更凸显了北约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分歧。
来源:中国新闻网
责任编辑:过博文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