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民进党推动的“大罢免”在首轮投票遭遇惨败后,又传出赖清德原拟8月窜访中南美洲并“过境”美国的计划生变。近日有外媒爆料,指美国政府拒绝允许赖清德经纽约“过境”。赖当局则赶紧找台阶下,对外“澄清”赖“近期暂无海外访问安排”。
赖清德这次“大罢免、大失败”已经是其一次误判失算,表明他一意孤行的“抗中谋独”路线被岛内主流民意说“不”。他蓄谋已久的“过境”窜美,又是一次不合时宜的严重政治误判。

赖清德原本计划的窜美时间,正好是“大罢免”首轮投票结束和美台关税谈判之后,如果这两件事都受挫,他就打算用“过境”窜美来大做所谓“美台关系良好”的文章,以“出口转内销”来平息民怨、转移焦点。正因此,赖清德要选在8月初的时间,因为下半年还有联合国大会、APEC会议以及全球瞩目的大国外交,更值中美经贸谈判的敏感阶段,这几乎是他唯一能够见缝插针的空间。
按照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所谓“出访惯例”,是提前两周在媒体曝光放风,当局再于出发前一周公布。但此次却由在北美发行的台资媒体《世界日报》最先爆料赖清德有“过境”美国计划;与此同时,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巴拉圭总统佩尼亚宣布赖访问的消息,但被“秒删”,事后双方亦未做公开说明,但佩尼亚宣布消息的社媒并未删除,这并不符合此前赖当局与“友邦”同步发布的惯例。
按岛内舆论分析,巴拉圭方面要提前爆料,就是要给赖清德“非来不可”的压力,要赖必须前去兑现其“金元外交”。至于这一系列混乱的操作究竟是赖提前对外放风探风向,还是有其他力量要赖“见光死”,尚待观察。但无论哪种可能,若美方真的拒绝让赖清德“过境”或不从纽约、达拉斯这样的大城市“过境”,对赖将是又一次重大的政治打击。

一方面,赖清德从年初不断通过“绿恐谋独17条”挑衅,以及各类谬论拼凑“赖式台独论述”,引发外界对其极大不满。乱台一年的“大罢免”首轮投票以惨败告终,特别是赖临门一脚想抢功、却沦为票房毒药而中途夭折的所谓“团结十讲”,再叠加台风“丹娜丝”重创台湾、摧毁赖的大本盘台南等标志性事件……赖清德俨然已从高高在上的“大人物”,迅速滑落成了岛内甚至是民进党内“人厌狗嫌”的落汤鸡。
目前,赖清德不但要承担“大罢免”后山呼海啸的民意怒潮,也要面对党内反对势力“分权”甚至是“换人”的巨大反扑。如果美方判断赖清德可能失落权柄,自然不会在他身上继续押注,有可能寻找另一个代理人。毕竟,赖是近年第一个上台头一年没能“过境”美国本土的台当局领导人,他做副手时赴美面试也曾被刻意贬低压制。赖清德两次窜美都只获得羞辱式的待遇,表明了美方对赖高度的不信任和不重视。
另一方面,美方此次可能拒绝,恐怕也让赖清德感受到被当作筹码棋子、甚至可能沦为交易弃子的彻骨悲凉。在“大罢免”失败后,赖清德几乎丧失了对台湾的“政治代表性和正当性”,也自然失去了与美国进行对话和议价的空间。更重要的是,美方当前最大的考虑是改善对华关系,特别是关税、稀土、科技、市场和大国外交等多个复杂议题叠加的情况下,尤其需要管控风险、增进互信,而不希望因小失大、节外生枝。岛内舆论已经指出,现实是美方把拒绝和规制赖当局作为“讨好中国的筹码”。赖清德妄想当棋手“利用美国”,反而被美国送上了交易牌桌。
赖清德正在重蹈一些政治掀桌暴冲失败、被轰下台的冒险家和独裁者的覆辙。结果,就像岛内名嘴邱毅形容的:赖清德这一年迅速从口含金匙的“台独金孙”,滑落为处处碰壁、被动挨打、不断退缩的“台独龟孙”。
(文丨刘匡宇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丨赵静)
责任编辑:于啸歌